都说“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但有不少人表示,
有些蔬菜
是真的爱不起来
比如“臭名昭著”的香菜、鱼腥草
就频繁包揽各类“最难吃蔬菜”榜单前二
还有的蔬菜则是因奇特口感而上榜,
如秋葵、木耳菜——
“黏糊糊的,想想都起鸡皮疙瘩。”
然而沙棘果原浆温水,营养学专家告诉你,
别小看这些蔬菜中的黏液,
吃对了,其实很“养人”!
这些蔬菜里的黏液是什么?
有些蔬菜,吃起来黏黏的,比如说秋葵、木耳菜,其实是因为蔬菜中的植物多糖。
植物多糖对身体有什么好处?
据营养学专家介绍,虽然人的小肠不能直接消化吸收植物多糖,但它们是肠道有益菌的好食物,适量摄入有助于维持肠道菌群的平衡。同时,植物多糖有较好的吸水性,可促进肠胃蠕动、通便润肠,维持肠道活力。植物多糖不仅有助于控制血糖,还有助于降低脂肪、胆固醇的吸收率。
值得一提的是,不同的植物多糖,对人体的作用也有所区别。如秋葵的黏性成分是秋葵多糖,具有辅助降糖、降脂、抗氧化等功效;而山药中的黏液成分是山药多糖,具有抗氧化、保护免疫力等作用。
锁住多糖营养 烹饪有讲究
虽然植物多糖好处多多,但如果没有选对正确的烹饪方式,其营养成分会流失。而且考虑到有些人并不喜欢黏糊糊的口感,在烹饪上就更加讲究了。
秋葵
秋葵含有较丰富的锌、钙、硒等元素,其黏液中含有丰富的果胶和黏多糖类等多糖,具有增强机体抵抗力及护肝作用。
秋葵多糖耐热,最简单的做法是沸水焯后白灼。秋葵还可以切成丁熬汤或者跟鸡蛋一起蒸成鸡蛋羹,也有助秋葵多糖吸收。
挑选秋葵时,要选择没有黑色斑点的、不软的。不要选择太老的秋葵,以免咬不动。
推荐食谱:胡椒秋葵蛋花汤
材料:秋葵3~5根,鸡蛋两个,生姜3片,白胡椒适量(2人量)。
做法:秋葵洗净、去蒂,焯水后沥干再切片;鸡蛋打散加适量盐,搅拌均匀;用刀背压碎白胡椒,将生姜、秋葵倒入锅中稍稍煸炒,再加入适量胡椒碎、清水,大火烧开后将蛋液均匀倒入锅中,搅拌片刻,最后加盐调味即可。
主要功效:温中散寒、护胃助消化。尤适合脾胃虚寒、喜欢冷饮冷食、食欲不振等人群。
丝瓜
丝瓜营养丰富,含有大量的维生素、矿物质、植物黏液、木糖胶等物质。其所含的维生素B1可防止皮肤老化,维生素C有美白功效。
丝瓜多糖耐热,所以可以做熟吃,比如清炒丝瓜、蒜蓉蒸丝瓜,但不管是哪种方式,烹调时都应少放油盐,这样就能连菜带汤都吃,摄入更多营养。
挑选丝瓜时,应选择鲜嫩、结实、有光亮的,皮色为嫩绿或淡绿色,果肉顶端比较饱满,无臃肿感的。若皮色枯黄或瓜皮干皱或局部有斑点和凹陷,就意味着瓜过熟,不推荐食用。
推荐食谱:丝瓜木瓜滚瘦肉片
材料:有棱丝瓜1条、鲜木瓜半个、瘦肉100克(2~3人量)
做法法:将丝瓜、木瓜洗净,去皮并切块。留取部分丝瓜皮及木瓜籽用煲汤袋装好备用。将瘦肉洗净切片。在汤煲中加入清水1500毫升,武火煮开后放入所有食材,大火滚开后将丝瓜皮及木瓜籽取出,再中小火滚20分钟,最后放入适量食盐调味即可。
主要功效:清热润燥、消食和胃
山药
山药中富含纤维素、胆碱、黏液质等成分,能供给人体所需的大量黏液蛋白,不仅能预防心血管系统的脂肪沉积,还能保持血管的弹性。
山药多糖易溶于热水,可以蒸熟后做成山药泥、山药糕,或者切成块煮到粥里。
如果要用山药炖菜,最好等到汤汁沸腾后再加入,并用大火快速煮开,因为山药含有多酚氧化酶,煮沸时加入会破坏此酶活性。
在挑选山药时,要注意其表面有无异样斑点,如果表面有异常斑点的山药不能买,这说明山药很有可能已经感染过病害。
推荐食谱:山药百合莲子甜汤
材料:鲜淮山250克、百合20克、莲子20克、枸杞5克、红枣4粒、冰糖适量(2人量)。
做法:百合、莲子洗净后提前用温水泡发2小时,淮山去皮切成丁状,在锅中加入1升清水,将淮山、百合、莲子、枸杞、红枣一同放入锅中武火煮开后改文火煮半小时,最后放入少许冰糖调味食用。
主要功效:补益脾肾、养心安神
木耳菜
木耳菜的黏液中富含果胶,具有预防肥胖和便秘的作用,特别适合超重肥胖和经常便秘的人食用。此外,木耳菜还富含镁元素,这种矿物质可以激活人体内多种重要酶的活性,是食物蛋白质、脂肪、葡萄糖代谢过程中重要的参与者。
木耳菜的果胶易溶于水,建议将木耳菜沸水焯30秒,捞出淋生抽、香油拌着吃。如果要炒,最好急火快炒,2~3分钟炒软出锅即可。
木耳菜一般吃的是嫩叶,梗比较难以下咽。其次沙棘果原浆温水,看看有没有黄叶片或者虫眼。另外,木耳菜性凉,脾胃虚寒者应该少吃,以免引起不适。
如果你实在接受不了这种黏黏的口感,也没必要勉强自己,这些蔬菜里面的营养,沙棘原浆来替代!小小一袋,补充维C、维E、氨基酸、微量元素……428种营养全补足,促进睡眠、防止便秘、美容养颜,调节三高,滋补养生再适合不过啦~
部分图片源自网络
内容由高原沙棘原浆综合整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