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有这样一则案例:某成年男性痛风5年,见面时腿脚、手臂抬不起来、动不了,全身骨头痛。取董氏特效穴:中白穴、下白穴、腕顺穴、手解穴,及十四经穴中的委中穴等,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调理。几个小时过后湿寒体质沙棘原浆,腿脚可以动,可以自己散步,胳膊可自由活动。基本好了一大半。
委中
中白、下白
腕顺
手解
说到疼起来要命的痛风,让人既痛苦又痛恨。痛风发作,轻者关节红肿,重者卧床不起,令人痛不欲生。痛风最常见于第一跖趾关节,足背、膝、腕关节等也可受累。
中医临床调理痛风有很多宝贵经验。中医认为,痛风者尿酸偏高相当于中医所说的“湿浊”(尿酸的正常值男性
现代医学认为引发痛风的主要原因是血液中尿酸(简称血尿酸)过高,血液中尿酸增高的原因主要为嘌呤摄入过多,主要来自海鲜、动物内脏、啤酒(啤酒本身嘌呤含量并不高,但啤酒中某些物质经身体代谢后会产生较高的嘌呤)等。
01
很多人都把痛风的根源归咎于饮食,但也不尽然是!
痛风与高脂血症、糖尿病的本质一样,都是代谢障碍的结果。高脂血症表现为脂肪代谢障碍,糖尿病表现为糖代谢异常,痛风表现为嘌呤代谢紊乱,导致体内尿酸产生过多。发展到一定阶段,痛风、糖尿病、高脂血症,还有脂肪肝等,可兼而有之其中2种或3种,甚至更多。
有这样一则案例反馈(痛风20年+糖尿病):
可以看出来,这位先生患有痛风(已经近20年)、糖尿病(2年)、反流性胃炎等多种疾病。调理方案是中医外治+饮食调理。
如果我们能够理解痛风是一种代谢疾病,就应知:代谢一方面是食物来源有了问题(比如高糖、高脂、高嘌呤等);另一方面是人的体质由于生活习惯等各种原因,随着时间的推移,内在体质(五脏六腑)朝着“负向”发生了一个变化。
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丹溪的《格致余论》云:“彼痛风者,大率因血受热已自沸腾,其后或涉冷水,或立湿地,或扇取凉,或卧当风,寒凉外抟,热血得寒,污浊凝涩,所以作痛。夜则痛甚,行于阴也。” 这里,朱丹溪提到的痛风和我们说的痛风虽然不直接划等号,但书中所说的“白虎历节”和现代痛风发作起来极其相似,两者渊源不可谓不深。
02
在中医看来,痛风不仅与饮食相关,生活中的风、寒、湿、热之邪,与嗜食肥甘厚味的习惯相互影响湿寒体质沙棘原浆,导致湿热内生、痹阻经络、瘀血凝滞,或流注关节,客于肌肉、筋骨之间,脉络不通,均可发病,常以“痰湿体质”者、“湿热体质”者居多。
中医无论是内用方剂还是外用的针灸、足浴等,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以下精准辨证分型(湿热痹阻、脾虚湿阻、肝肾亏虚、寒湿闭阻),为您提供调理方案。
湿热痹阻
症见:关节红肿热痛,肿胀疼痛剧烈,筋脉拘急,手不可近,更难下床活动,日轻夜重, 舌红苔黄、脉滑数。
艾灸:病痛点、大椎、肩井、阳陵泉、曲池
药食:茯苓膏、焦山楂八味膏、山楂内金膏、清轻丸、荞麦沙棘藜麦粥、荞麦膳食粥、金丝皇菊。
日常饮食建议:大米、糙米、小米、绿豆、荞麦、南瓜、南瓜藤、豆腐、木耳、山芋、丝瓜、苋菜、陈皮、橘子。
其他方案:湿热足浴包;赤豆薏米粥(赤小豆 50 克,薏米 50 克)熬粥;土茯苓糙米粥(土茯苓30克,糙米50克),先将土茯苓煎成药液,再放糙米熬成稀饭。
脾虚湿阻
症见:关节酸楚沉重、疼痛部位不移,关节畸形、僵硬,有痛风石,自觉气短,纳呆不饥,舌淡红苔白腻,脉濡而数。
艾灸:病痛点、脾俞、足三里、丰隆
药食:太子参、化橘红、茯苓膏、三蒸三晒八珍粉、山楂内金膏、清轻丸。
日常饮食建议:大米、糙米、小米、荞麦、南瓜、山药、木耳、山芋、丝瓜、苋菜、橘子。
肝肾亏虚
症见:痛风日久,关节肿胀畸形,不可屈伸,重则疼痛、腰膝酸软、肢体活动不便,遇劳遇冷加重,时有低热,畏寒喜暖,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数或沉细无力。
艾灸:病痛点、涌泉、束骨、三阴交、太溪
药食:黄精膏、桑葚龙眼膏、桑葚膏、黄精桑葚原浆、黑芝麻丸、五黑糕。
日常饮食建议:糙米、黑豆、百合、山药、莲子、大枣、枸杞子、乌梅、淡菜、银耳、黑木耳、菠菜、鸡蛋、桃、桑葚。
其他方案:黄精茶、三才汤、石斛生地黑豆汤。
寒湿闭阻
症见:肢体关节疼痛剧烈,红肿不甚,得热则过,关节屈伸不利,局部有冷感,舌淡红苔白,脉弦紧。
艾灸:病痛点、大椎、肩井、阳陵泉、神阙、丰隆
药食:伏姜膏、九蒸九晒姜粉。
日常饮食建议:全麦,葱,紫苏叶,南瓜藤、桂皮、香菜,白萝卜、牛油果。
其他方案:骨痹足浴包;寒湿泡脚包。
03
董氏特效穴,亦可作为调理方案。开头的案例用的就是董氏特效穴的穴位,这种方案可将之作为“重点”,并配合饮食、艾灸、足浴等。
中白穴、下白穴、腕顺穴、手解穴、五虎穴、小三通等董针穴位可以作为常用穴,进行按揉,或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辨证取穴调理,或配合患处放血等。具体可参考微信小程序“妙手云学”-进入家园-穴方-辨证课包-成人辨证课包-搜索“痛风”即可。
最后补充一下,湿热痹阻、脾虚湿阻、肝肾亏虚、寒湿闭阻4种辨证分型均可刮后背五条线,以皮肤发热潮红为度。所谓后背五条线,即后背督脉和膀胱经的五条线,从上到下,一周刮一次的频率。
近期阅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