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12月8日讯(记者魏博)“沙漠深处起高楼,不毛之地建绿洲。”说的是中国第七大沙漠库布其的风采。近日,这强劲的“绿色旋风”吹到了正在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联合国环境署、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组织等多家机构发布《中国库布其生态财富创造报告》,将这份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治沙样本郑重推荐给各国。在全球气候整体变差的今天,让我们去领略一下库布其“逆行”的美丽吧!
2000年前,库布其还是绿野茫茫,生机勃勃。汉武帝时期,名将卫青出击匈奴,开始实施屯垦戍边政策,揭开了连年混战、放垦开荒的历史进程。200年前,库布其战事更加频繁,开荒更无节制,土地荒漠化进程大大加快,昔日繁华终究湮灭在漫漫黄沙之中,终成不毛之地。27年前,亿利资源集团走进库布其沙漠腹地,开始了漫长治沙路,绿化沙漠面积超过6000平方公里,“死亡之海”重新焕发生机,披上绿装。
对生活在大漠深处的农牧民来说,一条路的意义显得更为沉重,那是一条让他们活下来的路,承载着他们摆脱世代贫穷的希望。在茫茫大漠中修建一条穿沙公路,不仅考验着治沙者的毅力,更考验着他们的智慧,亿利资源集团与当地政府和民众联手,与沙漠展开了一场斗智斗勇的殊死搏斗。大漠筑路不易,防沙护路更难。如果没有科学有效的办法,在流沙滚滚的沙漠植树种草绝非易事,没有树木的遮挡、绿草的保护,建好的穿沙公路数次被风沙掩埋;辛辛苦苦种下的树苗长势正好,狂风骤起,瞬间被连根拔起。经过长期摸索,亿利人采用“网格固沙”法,沿路种植沙柳、沙枣、杨树、沙棘、甘草等沙生植物,在公路两侧形成了3公里~5公里宽的绿色长廊,有效保护了沙漠公路。
亿利资源集团通过飞机播种为库布其沙漠增绿,种子落在无垠的沙漠。一场春雨过后,沙漠里就长出了片片绿芽。绿芽一直向远方延深,整个库布其沙漠都变成了绿色的海洋。当地牧民说,这是天上掉下来的“神仙种子”。
生态建设:网格状的沙障
库布其沙漠降雨量从1988年不足70毫米/年,增加到现在的300毫米/年。生物种类增强了近10倍,出现了天鹅、野兔、狐狸、胡杨等100多种绝迹多年的野生动植物。
库布其沙漠降雨量从1988年不足70毫米/年,增加到现在的300毫米/年。生物种类增强了近10倍,出现了天鹅、野兔、狐狸、胡杨等100多种绝迹多年的野生动植物。水肥草美的库布其,吸引了仙鹤翩翩而降。
如今,四通八达的交通路网,如“沙漠的血管”穿越大漠腹地。大漠通途的实现,改善了沿线贫困人口的生活生产条件,解决了沙区百姓看病难、上学难、购物难、生产难、生存难的现实问题,加快了当地农牧民脱贫致富的步伐;从根本上解决了企业产品运输的问题,带动了地区一、二、三产业的发展,促进了旅游资源的开发。
沙漠生态园
亿利种质资源库建设是国家重大遗传基因工程和公益事业。国家鼓励和支持企业投资建设低温种质资源保存库,全面收集和保存西北地区的沙旱生灌木和珍惜濒危植物物种资源,促进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甘草养护,库布其沙漠里的甘草,不仅能防风固沙还能带来经济效益。
库布其治沙模式,用“绿色”实现了“富民”,帮助10万农牧民摆脱贫困,带动了100余万人次就业。牧民新村的牧民成为旅游产业的参与者和受益者,人均年收入从1988年的不足500元/年,增长到目前人均13000元/年,部分地区可达30000元/人/年。
富裕起来的牧民跳起了“安代舞”
中国创办的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是全球唯一的致力于推动世界荒漠化防治和绿色经济发展的大型国际论坛,库布其沙漠为论坛永久会址。图为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会议中心。
库布其大漠星空
大漠新颜——沙漠绿洲。中国库布其模式已经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一张“生态名片”。2014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将库布其沙漠生态治理区确立为“全球沙漠生态经济示范区”,并将其作为全球首个荒漠化地区生态系统的研究对象,进行科学评估。评估显示,库布其沙漠试点项目整体经济收益为正,对环境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本站将立刻清除。